最新永久域名:
李奏请的两件事情,皇帝让三院议商。
三院议商,也只是个流程,关键还是看皇帝的意愿。其实如今的中枢三院格局,依然不改皇帝总揽裁决的这个核心。只不过,过去中书门下诸事总揽,而现在却分成了三套班子在管三方面的事情,各管块,宰辅数量大增,但各自的权力却下降了。
皇权大大增加了。
节度使衙门几设几废,皆因节度使的权柄太大,这不符合贞观以来朝廷对地方权力架构的设计。对于地方,贞观新政以来,是在州上面增设了道级,有了布政司、按察司、兵马司三司结构,在三司之上还有位宣抚使总揽。
可同时,从州到道级,都是以文官主政,州刺史下有兵曹,道宣抚使下有都兵马使,但他们并不是真正的能统兵,顶多也就是分管有动员、后勤、预备役、民兵等方面。真正统兵的,还是枢密院和五军都督府,以及南北衙和兵部,还有各地的了卫府。
哪怕就是这些衙门,也是相互制衡,枢密院和五军都督府只有调兵权,南北衙和各卫府只有统兵权,而武官任免,府兵点选、后勤装备这些却又隶属兵部。
而节度使衙门,却是节制道甚至是数道,并且是文武兼管,这样的权柄,在战争之时,为了事责统,当然是集中些较好。但事平,当然不能还留着这样的衙门机构。
皇帝是绝不可能放心的,这样权柄过大的节度使衙继续保留,极容易出现地方割据尾大不掉的情况。
今天李主动提出罢撤节度使衙,李世民当然乐意了。
交到三院议商,也只是走个过程。
几乎是全票通过,宰辅们全都赞同没有必要再保留各节度使衙门,京畿都防御使,还有各镇节度使,也都律免去。
加上勤王军解散,因此原勤王军的各将领们,也都免去勤王军职。
皇帝也顺势调整了遍军部的要职。
李靖任兵部尚书,屈突通继续任枢密使,而秦琼、李绩出任枢密副使。刘弘基任左军大都督,驻幽州。尉迟恭前军大都督,驻太原。殷开山任左军大都督,驻长安。段志玄加后军大都督,驻襄阳,程咬金加中军大都督,驻洛阳。
三位枢密使位兵部尚书加五位大都督,皆加平章军机事衔。
镇北都护府升为镇北大都督护府,苏定方任镇北大都护,驻丰州。
牛进达任安西都护,驻高昌。
李君羡任定西都护,驻洮州。
程处默任镇南都护,驻洱海。
崔琰任安南都护,驻交州。
勤王军解散,征召的府兵还乡,禁军归营,民夫返家。
将军们也各自回京交印解职。
地方上撤去了节度使衙、都督府,各道依然由宣抚使统领,各府府兵、各营禁军,继续由南北衙统领。
切重回正轨。
“有功必赏,有过则罚!”李世民在御书房会议上对自己的宰辅们道,“叛乱已经平定,勤王将士们的功绩需尽快评定,以便早日赏赐将士。而对于那些谋乱者、附逆者,也样要早定下罪责。”
李世民追忆起自己这些年的戎马生涯,谈及自己推行的贞观新政,不胜感叹。
尤其是玄武门之变和这次的汉京之乱,可谓是两次大战。
在这两次中坚定不移站在他身边的这些文臣武将们,李世民也是非常感激。
“为表彰这些忠心耿耿的大臣们,朕决定命画师将功臣之像绘下,存于凌烟阁之中,以示纪念。”
凌烟阁,原是长安宫中的座不起眼的小阁,汉长安城皇宫中就有。后来杨坚修隋大兴城,大兴宫中也建有凌烟阁,而李修的汉京城皇宫里,也样有这么座凌烟阁。
广告位置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