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不用王明招呼人上桌,自有人帮忙张罗,一家子请吃饭,专门有给帮忙的人。
就跟少林寺知客僧一样,村里有什么事,他就是大管家,谁家有个什么事都是他给出面张罗。
老太爷带头坐下了,其他人也跟着落座。
管事的是王明的三爷爷,他爷爷排行老四,过世的早,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几个爷爷,叔伯帮衬着的。
“各位叔伯,今天老四家的大孙子回来,请老少爷们来坐席,还请老少爷们满饮一杯。”
两位老太爷还能喝酒,端着酒盅和大家一起喝起了酒,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,大家就放开吃喝了。
三爷爷带着王明给每桌子都敬了酒,一圈喝下来,小酒盅也喝了不少,好在王明酒量还行,仗着年轻,还没什么事。
他年纪小也没人灌他酒,都是自家长辈,哪有灌小辈酒的。
他奶奶没上桌,就是帮着上菜拿酒,中途给大家敬了杯酒,就到里屋坐着了。
还是有不少老传统,老爷们喝酒,女人不上桌。也不能说陋不陋习,只能说传统观念。
男的在一起喝酒,酒劲上来了开些荤笑话,或者上衣一脱,总归是不太雅观,有女的在大家放不开。
酒一喝起来,就没王明什么事情了,他在末席陪着就好了。
一群人喝酒无非就是敬酒,划拳,吹牛这几个阶段,夜幕降临的时候大家吃饱喝足,散场了。
王明和二大爷一起收拾了锅碗瓢盆,把桌子给他扛回去,王明给他塞了一条烟,气的他二大爷要踹他,跟他客气什么。
“这可是我孝敬的好烟,你要不要,我可送别人了。”
二大爷一看,吆,华子,也不生气,往胳肢窝一夹,乐开了花。
大侄子可以,知道孝敬长辈了。农村就是这样,自己家人叫着帮个忙,你要是敢跟他客气,他还觉得你看不起人。
奶奶晚上要走,王明拉着她不让回,非说是一个人住害怕,要他奶奶也住这,房间多,都铺了被褥,住哪间都行,跑回老屋冷冰冰的干嘛。
他想等他奶奶在这住习惯了,就不让她回老屋住了,不行,等天热了,叫他爸把老屋拆了盖新房,这样他奶奶只能住他们家。
这主意不错,就是得叫老王去干,到时候挨骂,跟他王明没关系。
老王还不知道他儿子在家算计他呢,在市里辛勤的送货呢,这不年底了,有不少客户得走动一下,马上就要放假了,过完年再开工。
一家送上两箱子酒,当做年礼了,这半年来他做的还不错,固定客户已经有几十户了,还有不少客户也零散的从他这拿货,每个月至少保底可以销出去五百吨。
一吨的利润,少的时候二三百,多的时候五六百,每个月差不多有十五万到二十万的利润,还是相当不错的。
老王这几个月已经挣了一百万了,真正的财大气粗起来,按着王明的意思,买了好几间门面房,用于出租。
王明他老妈也做起了生意,专门卖绳子,各类绳子,上到帆船专用绳,下到生活绑菜用的绳批子,每个月也能挣个几万块钱。
广告位置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