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泽书院士是主要负责人,他介绍起了设计的核反应堆,他们研究的依旧是常规的压水堆。
但是,陈泽书说道,“我并不看好常规核动力装置的研发,这是经过详细论证得出的结论。如果我们要做研究,就一定要应用到反重力装置的空间罩作为隔离层。”
“但即便是应用到反重力装置的空间罩,核裂变反应堆也是不适合的,除非是应用核聚变的反应堆。”
高层领导皱起了眉头。
所有人都期待实现可控核聚变,但相关的研究要突破的技术难关太多,高层和反重力团队,都认为像是航母一样的核动力装置,是目前解决动力的最佳选择。
赵奕思考着说道,“因为……安全性?”
“对!”
陈泽书说道,“国际上,只有e国制造过核动力飞行器,但后来证明是失败的,飞行器无法保证绝对安全,只要出现一丝泄露,就会成为致命问题。”
“这不是对机组人员,对天空、环境也是巨大的威胁。”
“虽然空中堡垒能建造的更大,内部更能保证安全,但如果出现了安全问题,就会形成巨大的风险。”
“哪怕是有空间罩的保护,而且空间罩是稳定的,参与战斗也会出现问题。物理性的伤害,同样可能会损坏核动力装置。”
“另外,核动力飞行器,和核动力舰艇不一样,因为无法使用压水堆,技术难度会变得更高,我们甚至没有可供参考的成熟技术,一切都是空白。”
“所以针对空中堡垒的动力,我认为最佳选择是核聚变装置……”
他说着自己都笑了。
可控核聚变是个只能想想的技术,暂时根本不可能实现。
他继续道,“要么就依旧用常规的发动力、发电机、推进器,也能让空中堡垒像是飞机一样可升可降,灵活性就了保证。”
陈泽书的看法引起了一行人思考。
在空中堡垒的研发上,所有人下意识都觉得,应该采用核动力来解决,因为空中堡垒是要浮在空中,主要是依靠反重力效果,而不像是飞机一样,利用机翼保证飞行,高速飞行就可以采用涡轮发动机。
空中堡垒肯定不能像是飞机一样,一直保持高速的飞行,核动力似乎就是最佳选择。
但是,如果不需要长时间浮在空中,只是像是常规战斗机一样,执行任务的时候起降飞行,核动力似乎也是没有必要的。
当然。
这肯定是次一级的选择。
高层领导有些拿不定主意,就问向了赵奕,“你觉得呢?赵院士?或许不需要设计出,长期悬浮在空中的堡垒,只需要……”
“不!”
赵奕肯定道,“如果只是执行任务时起飞,就根本没有必要建造空中堡垒,可以研究性能更好的战斗机、导弹,做防御就足够了。”
“……也对。”
高层领导和陈泽书一起点头。
空中堡垒不能长期浮在空中,就像是航母长期不下水,就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了。
如果是采用常规动力,想要一直浮在空中,耗费的能源极为可怕,总是用运输机去运燃烧,就成了个耗经费的鸡肋,根本是不实用的。
赵奕思考着问道,“那么,陈院士,核聚变装置的研究,有什么技术难题吗?”
他继续说道,“空间阻隔区域,以空间罩当做隔离层,控制难度会缩小很多吧?”
陈泽书点头道,“我们做过一次实验,空间阻隔区域内,但是点火难度变的很高,我们只是成功完成了点火,后来不知道为什么,反应并没有正常发生。”
“我很确定是完成了点火!”他强调了一句,有些无奈的摇头,“我们推测,空间阻隔区域,能有效的控制核聚变,但也限制了反应发生。”
“理论上,空间罩隔绝能量传导的特点,能成为核聚变装置最好的隔离装置。但是核聚变反应的控制,依旧是个难关,现有的理论来说,只能采用磁力控制方式,但是很不现实。”
他指的是投入的经费。
想要建造磁力控制核聚变的装置,需要非常庞大的经费,核能研究所有一台简单的试验机,也耗费了几个亿的投入,却连一点收获都没有,实验过程可以说漏洞百出。
国际上都认为,建造完善的核聚变磁力控制装置,需要耗费的资金是以千亿来计算的。
这还只是理论数据。
因为核聚变牵扯到很多其他难关,单独建造一个磁力控制装置,并不能完成核聚变反应堆,甚至说很大可能会做无用功,建造好以后依旧只能当个试验品,成本就实在太高了。
赵奕皱住了眉头,抓住了话里的关键,“陈院士,你们上次实验完成了点火,但反应没发生?”
“对!”
陈泽书还以为赵奕不相信,马上道,“参与的人都可以证明。”
赵奕道,“陈院士,我不是怀疑你,而是觉得,这才是正常情况。”
“正常情况?”陈泽书很不理解。
“是正常情况。我的理论推测出空间阻隔对粒子速度有影响,在空间阻隔区域内,粒子的速度会受到限制,这种限制会随着空间阻隔的效果增强而增强,但不是呈正比,理论上最高只能限制一倍。”
“比如,某种温度下,粒子的速度是十分之一光速,那么空间阻隔影响下,最高速度就只有二十分之一。”
“如果粒子的速度超过了限制,就会受到影响而减速。”
“换句话说,空间阻隔效果的变化,直接能影响到核聚变反应速度。如果效果突然增强,就会核聚变反应速度变慢,而固定的空间阻隔效果下,核聚变反应的强度是存在上限的。”
赵奕很认真的说道,“当然了,我对核聚变反应了解的不多,只能说个大概情况,具体上限是什么,还是需要实验来验证,但我认为,空间阻隔区域下,核聚变是可控的!”
广告位置下